過去這十年較少來艋舺了,原因是較少出門,原因也是因為須要轉車,”交通不便”。 有一陣子來艋舺都是衝著廣州街夜市而來的,主要是來大塊朶頤物美價廉的各種小吃美食,然後順便逛逛五花八門的各種叫賣攤販,最後再帶一尾碳烤透抽回去。 睽違已久,上個月又來了兩次。第一次是來龍山寺拜拜,第二次則是專程造訪剝皮寮。 很奇怪,在此之前竟然不知道只有一水之隔;自以為早就熟悉得要命的艋舺有剝皮寮這個地方,甚至連聽都好像沒有聽過,甚至也是去了之後才知道這是某部電影的主要場景。 連續去了兩次,雖然感覺還不錯,狹窄的街道,古早的老厝,特別是一些早期的各種商店…令人彷彿走入時光隧道,置身在兒時模糊的記憶裡。也覺得這裡是個不錯的拍照地點,尤其是晨昏光線斜射的時候… 只是總覺得好像有點…”怎麼才這樣?”的感覺?許多在網路上看到的畫面,我怎麼連續去了兩次都沒見到?是他們剛好有些部份暫不開放嗎?還是歐吉尚老糊塗迷了路了? 也許找個時間再去更仔細的瞧個究竟。
剝皮寮 維基中文 http://goo.gl/HjpkHz 剝皮寮是中華民國(台灣)台北市的古地名,位於臺北市萬華區,北臨老松國小,東至昆明街,南面廣州街,西接康定路,為臺北市今日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。在目前可得的艋舺地契資料中,福皮藔街在嘉慶四年便有店屋買賣的紀錄,可以推估剝皮寮聚落的成形當在清代早期,開發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時間。
歷史 “剝皮寮”之名始於戰後(光復後)時期,且”剝皮寮”的地名由來有爭議,其來源有二說,根據《台北市志》:「艋舺有北皮寮街,又稱剝皮寮街,北皮寮後有一詞應是殺牲製革所在,所製成品不外乎皮箱,枕,鼓。」意即剝獸皮而得名。但是據地方耆老所言,剝皮寮乃因清朝時期福州商船運進杉木,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。現鄰近康定路,廣州街交會口一帶的路段,則因早期發展為煤炭販售散地而通稱「土炭市」,當時曾是商業交易熱絡的街道,擁有不少精緻洋樓房屋,該街道約成形於1850年代的台灣清治時期,而台灣日治時期(光復前)實行「市區改正」將原本窄小彎曲的道路拓寬,拉直,自台灣清領時期至今,仍保有初期開發的空間特色與都市紋理。除了有歷史背景之外,該街道亦為唐景崧力主台灣民主國,1895年(清光緒21年,永清元年)5月27日發起台灣仕紳遊行的起點。
現況 因為該長約數百公尺的街道從日治時代後期乃至於1945年(昭和20年;民國34年)10月25日之後,都列為老松國小的校地預定地且不能增建改建,因此混合著閩南式及西洋巴洛克式的獨特建築意外被完整保留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於2003年(民國92年)8月成立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,對於剝皮寮古蹟保存再利用。2004年(民國93年),該街東段部分整修成歷史街道區;緊鄰該國小的西段部分,則於2009年(民國98年)初完成修復。
|
雅虎部落格宣告將在2013/12/26熄燈謝幕,正式走入歷史。為了紀念那段從瞎子摸象開始到漸入佳境的網路摸索過程,我將過去4年來在那裡發佈的總共587篇貼文一篇不漏的完整複製遷移,存放在這個依然有點陌生的新家。其中除了回應與留言的部份,因搬遷的過程中遭遇到某些無法克服的困難,只能無奈放棄從缺外,所有從雅虎複製過來的每一篇貼文,幾乎都是100%的原汁原味重現。